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新知/快讯/ 正文

支付宝里藏着三位AI助理

导读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钱玉娟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钱玉娟7月5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身穿蓝色马甲的视频博主王小燕在蚂蚁集团展区,以...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钱玉娟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钱玉娟

7月5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身穿蓝色马甲的视频博主王小燕在蚂蚁集团展区,以一位支付宝老用户的身份,向观展的人们展示自己生活的“AI搭子”——支付宝AI智能助理。

自去年退休以来,王小燕通过短视频分享生活点滴,同时教授老年人一些和智能手机相关的实用技能。过去两个月,她出门坐公交地铁时,不再需要切换各种二维码,只需打开支付宝,轻轻下拉调出AI智能助理,需要的二维码就会弹出来。

“它懂得多,办事还利索。”王小燕把支付宝AI智能助理看作生活管家,除了通过语音向它求解难懂的问题,连手机充值、水电燃气费缴纳这样的生活琐事,也都可以交给它。

其实,支付宝里不止一位AI智能助理。针对金融、医疗两个场景,支付宝还分别推出了AI金融管家“支小宝”和AI就医助理“安诊儿”。

蚂蚁集团首席技术官何征宇称,蚂蚁开发大模型应用产品的特色,就是放弃工作场景,“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在放弃(做)生产力工具”。

2024年是支付宝成立的第20个年头。从最开始的支付二维码,支付宝逐渐发展成为拥有超10亿用户及8000万商家机构的数字生活开放平台。随着产品日益复杂,蚂蚁集团也发现,支付宝有很多工具,但真要找个别工具时,可能很困难,甚至用户想用某些工具时,也不知道如何使用。

如何让服务快速与用户产生连接?蚂蚁集团的产品经理王翼飞说,AI大模型让他们看到了场景和机会。

在擅长的场景里布局AI

在2023年9月的外滩大会上,蚂蚁集团的“支小宝”和“支小助”两款AI大模型应用产品正式出现在公众视野。

杨帆是蚂蚁集团AI金融产品的负责人。他称在中国金融行业中,投资者多达7.2亿人,能提供相关服务的专业财务顾问仅有20万人。这20万人的服务能力还参差不齐。

杨帆团队用一年多时间来踏平做金融大模型和AI应用的门槛:一是因为金融服务是专业且知识密集型的行业;二是做出金融决策的过程极其复杂;三是人们理财时更容易被行情和环境所影响。

在杨帆看来,“支小宝”这类AI应用产品开发的难点在于,基于AI技术辅助复杂决策的背后,不仅涉及金融专业模型、用户心理模型等各种知识的融合。更关键的是,基于生成式AI技术得出的体验服务或分析方案,都要满足合规要求。

蚂蚁集团大模型应用部总经理顾进杰称,无论金融、医疗还是生活都是“严谨行业的AI应用”场景。这要求大模型团队在技术稳定的基座上具备专业的知识图谱,有精细化加工的能力,满足行业对服务质量、准确性、全链路的要求。

以“安诊儿”为例,顾进杰称,这是支付宝利用AI就医助理解决方案,与浙江省卫健委在今年4月推出的全国首个数字健康人。它可以把诊前挂号、诊中找科室、就诊、诊后开药以及复诊等多达26个环节的就医全流程,经由AI技术串联起来,平均能为用户节省15分钟的就医时间。

总结AI就医助理的发展节奏,顾进杰称,这类应用产品才刚刚起步,“做医疗相关的AI应用快不得”。例如想生成一份电子病历,AI模型应用生成的500字甚至上千字内容,只有一半能用,还不如让医生自己重写。另外,AI模型应用仍面临逻辑混乱以及幻觉难题。病因一旦从A变成B,这对医生和病患而言都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顾进杰称,医疗领域模型应用的准确率需要做到95%以上,才有可能被行业真实应用。

技术需要慢慢变成熟

从上线开启灰度测试至今,支付宝AI智能助理已经诞生三个月了。类似星巴克咖啡点单这样典型的使用场景,服务闭环成功率将从40%逐步提升至90%。一些失败案例与商家门店商品售罄、打烊或用户未打开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定位等情况有关。“技术是慢慢变成熟的。”王翼飞称,很多用户在使用AI智能助理初期会把它当作搜索引擎。用户发出的指令,时常并非一句话,而是一个词,AI将无法处理,这也是他所在团队面临的挑战。

为了让AI帮助人类作出更精准的决策,蚂蚁集团尝试的方法包括引入行业专业的知识图谱、把输入和输出的知识都框定在解决类似问题的模型训练中等。

杨帆说,去年AI金融管家产品的目标是回答问题的准确率达到95%,今年可以被量化的KPI(关键绩效指标)没变,但应用产品增加了多模态模型需要具备的个性化能力、情绪理解能力等。因此,“支小宝”和“支小助”的目标,变成了智能水平逐渐追上或超过对标的行业专家。

在何征宇看来,让AI大模型应用长出手和脚,并不是模型基础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打通的问题,而是要将多模态的识别、理解等技术能力嵌套其中,“我们要把一系列技术藏在产品和服务后面”。他以支付宝传统的付款码为例,看上去简单的一个码,之所以其他企业做不了,就在于背后的风控能力。“支付宝过去和今天的技术发展思路是一样的。”何征宇说,支付宝推出的一系列AI应用产品都依赖自研大模型技术以及模型应用技术的突破。

目前,蚂蚁集团不仅有千亿级别参数的大模型,也兼顾开发了65B(650亿)参数的中型模型以及1B(10亿)参数的端侧模型等。何征宇称,除了将应用方向落在生活、金融与医疗应用产品领域,未来蚂蚁集团更愿意投入解决的问题是AI如何为人类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复杂决策。

但不得不承认,面对生成式AI技术的冲击,支付宝变革产品的步伐要比很多厂商慢。

何征宇仍记得ChatGPT(美国头部对话大模型产品)诞生之初,几乎所有人都因生成式AI技术而感到振奋,“蚂蚁也不例外”。

但把时间拉回到一年半前,互联网领域讲得最多的词还是“降本增效”。生成式AI能否真实拉动产业红利,很难有人判断清楚。

经历过互联网的代际更新,面对全新的技术浪潮,“我们把AI First(人工智能优先)这个战略定下来是比较难的”,何征宇称,蚂蚁集团在达成发力生成式AI的共识上,确实比其他厂商慢了一些,但在2023年决定加大布局AI、自研大模型后,公司正处于全速推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