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无人驾驶”加速跑
经济观察报 刘亚宁/文 无人驾驶成了武汉的城市新名片。
输入密码坐上车辆后排,点击屏幕确认行程,方向盘随即自行转动,车辆稳稳汇入车流之中……在武汉,许多市民都在使用无人驾驶车穿梭在城市中。
湖北武汉,是一座老牌汽车工业重镇,是东风汽车集团的大本营。其中,有着“车谷”之称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更是湖北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的主要承载地。
如今,有着深厚产业基础的武汉,正在无人驾驶的浪潮中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
武汉汽车产业的发家史:
“东风”托起一座城
在武汉西南方向的经开区,有一条长约13公里的“东风大道”。神龙公司、东风本田、岚图汽车等10家整车企业、14座整车工厂以及来自法、美、日、德等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扎堆聚集,是全国汽车产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武汉经开区因车而生,也因车而兴。1988年10月,为争取“中法合资30万辆轿车项目”落地,武汉成立了轿车办。当时,湖南岳阳、江苏连云港等全国多个城市都在争这个项目,最后武汉凭借产业基础、区位、政策等优势胜出。
1991年5月,在项目还没有完全落定的情况下,武汉经开区带着武汉的“汽车梦”动工。1992年5月,东风汽车公司和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合资成立了武汉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神龙公司。“东风大道”的名字正是取自合资车企中的“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1993年2月,神龙公司武汉工厂开工建设。
神龙项目的落户,拉开了武汉轿车产业发展的序幕。神龙之后,一批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纷至沓来。2003年9月,因地理位置等原因,东风汽车将总部从湖北十堰迁至武汉,此后东风本田、东风日产等一大批合资公司先后诞生,武汉成为东风系车企的大本营,武汉的汽车工业开始真正崛起。
2010年,武汉的汽车及零部件产值达到1212.28亿元,成为武汉的首个千亿产业,也成为武汉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此后,汽车产业也一直坐稳武汉第一大支柱产业的宝座。
2012年,上汽通用也来到武汉,不仅带来了整车厂,还建立了发动机变速箱生产线和通用系的零部件供应商。此后,比亚迪、吉利汽车、小鹏、岚图等车企也有整车项目落地武汉。
汽车整车厂接踵建成投产,武汉的汽车产能飙升。2002年,武汉的汽车产量为90303辆,2023年,这一数字变成121.4万辆,21年间汽车产量上涨了13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燃油车时代发展一骑绝尘的武汉,在新能源汽车方向的发展却稍显逊色。2021年,武汉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量仅有6.5万辆。2022年,整个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量29.3万辆,而隔壁安徽省的新能源汽车产量是52.7万辆。同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是705.8万辆和688.7万辆,武汉汽车产业在新能源的浪潮下迷失了航向。
汽车行业变革时代,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武汉虽然错过了电动化发展的一些机遇,但在智能化的探索中按下了“加速键”。
武汉冲击“自动驾驶第一城”:
头部企业聚集车谷
长江将武汉划分为江北与江南两个区域。经开区位于长江以北,以“中国车谷”著称;长江以南的东湖高新区,被誉为“中国光谷”,“光芯屏端网”产业在此蓬勃发展。武汉坐拥车谷和光谷,兼具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硬件和软件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是武汉冲击“自动驾驶第一城”的核心优势。
其次,相关政策的推动也给武汉发展自动驾驶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019年,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在武汉经开区揭牌,这是中国中部首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
2021年5月,武汉入围全国首批6个“双智”试点(智慧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城市后,开始打造车、路融合发展的“双智”产业生态。截至2023年底,武汉先后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累计突破3378.73公里(单向里程),覆盖武汉12个行政区,触达人口超770万,开放里程和开放区域数量均保持全国第一。
与此同时,武汉也持续深化智能网联汽车场景应用及商业化试点。2019年9月,百度、海梁科技、深兰科技拿到全球首张自动驾驶商用牌照。截至2024年1月,武汉已向19家企业累计发放各类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和运营牌照1954张,吸引近500辆自动驾驶车辆(含自动驾驶出租车和无人巴士)开展常态化运行。
单凭产业优势、出台政策并不足以将武汉推向“自动驾驶第一城”的宝座,真正让武汉赢得这一称号的,是不断创新的自动驾驶企业。
自百度获得自动驾驶商用牌照以来,百度Apollo便搭上政策快车刷新着自己的极限。2022年5月,百度“萝卜快跑”落地武汉经开区,同年8月,“萝卜快跑”在武汉经开区启动全无人自动驾驶商业化示范运营;12月,“萝卜快跑”实现跨区通行、全无人驾驶夜间服务,武汉成为首个运营城市。2024年2月,“萝卜快跑”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驶过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和武汉白沙洲大桥,武汉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横跨长江贯通示范运行的城市。
此外,百度还在武汉设立了研发中心,致力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截至今年4月,“萝卜快跑”累计向公众提供乘车服务超过600万次,稳居全球最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之位。此外,“萝卜快跑”测试里程超过1亿公里,专利达5400余项。可以说,百度的加持,为武汉成为全球最大自动驾驶运营服务区增添了许多优势。
据武汉市政府消息,截至2023年底,武汉已聚集东风悦享、亿咖通、芯擎科技、华砺智行、东软睿驰、黑芝麻智能、光庭信息、海微科技、极目智能、兴民智通、诚芯智联等一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先后建成武汉经开区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江夏经济开发区金港汽车产业园、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特色产业园区。
无人驾驶发展引争议:
传统司机怎么办?
百度财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萝卜快跑”武汉全无人驾驶订单比例已超55%,并在4月份继续上升至70%,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将快速上升至100%。近日,“湖北发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萝卜快跑”在武汉市的单日单车峰值超20单,这一水平已与出租车司机平均日订单量相近。
此外,还有不少人因便宜被“萝卜快跑”种草。公开数据显示,以10公里的路程为例,“萝卜快跑”的车费为4元—16元,而普通网约车车费为18元—30元。不过,由于“萝卜快跑”在部分路段无法行驶、停靠站点固定,所以行驶路线比普通网约车更长。
伴随着“萝卜快跑”的大面积普及,对于其会取代司机的争议不绝于耳。对此,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目前武汉市(出租)汽车行业比较稳定,网上谣言较多。
另外,近日“萝卜快跑”的安全性也受到质疑。7月7日下午,“萝卜快跑”在武汉市红绿灯路口和一个闯红灯的电动车发生碰撞,事故造成了部分车辆拥堵。而此前“武汉城市留言板”也收到多条针对“萝卜快跑”的投诉信息,比如在道路上运营时,出现车辆在绿灯状态下停滞不前、红灯时冲入路口中央、转弯时卡顿不动等问题。由此可见,安全仍是无人驾驶行业的“命门”。
据麦肯锡未来出行研究中心预计,中国2030年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订单将达到2600亿美元,到2040年将达到约9400亿美元。而武汉市政府也在5月底发文,要将自动驾驶打造成武汉的城市新名片。因此,即使无人驾驶还存在着瓶颈,但无人驾驶产业是属于未来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