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新知/资讯/ 正文

人民日报再评姜萍:各种传言甚嚣尘上 个人隐私被反复无端放大 最好的关心就是不打扰

导读 6月18日,据人民日报报道,​17岁、中专生、全球数学竞赛第12名,姜萍彻底火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关注、前所未有的流量:姜萍就读的涟水中...

6月18日,据人民日报报道,​17岁、中专生、全球数学竞赛第12名,姜萍彻底火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关注、前所未有的流量:姜萍就读的涟水中专,一大早就有人赶来直播;姜萍老家,来往的人络绎不绝;街头滚动播放大红喜报。​

姜萍的故事为何打动人?个人天赋加不懈努力,创造了“不被定义的人生”,在外界看来充满反差,就像电影里的情节。当这一切在现实中发生,巨大反差张力,让“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直击人心。​

围绕姜萍的关注和讨论中,最多的是励志、感动和祝福,绝大多数人都充满善意。然而这“泼天的流量”之下,原本美好的故事,已经出现一些被“带偏”迹象。热搜榜上姜萍及其家庭不停被“消费”,各种传言甚嚣尘上,个人隐私被反复无端放大。对于那些想浑水摸鱼不惜剑走偏锋的人,奉劝一句:莫越线,越线必受惩。

不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才是对姜萍最好的关心?最好的关心就是不打扰。海量的关注短时间投射到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身上,本身就意味着巨大压力。围观和炒作如果超过正常限度,很可能适得其反。

姜萍备受关注的背后,是对勤奋和努力的认可,对专注和热爱的珍视,是全社会对人才的期待。人才成长需要关心,但不应时时处在聚光灯下。呵护人才最好的方式,是少添些喧嚣,多给些安宁,为成长留出空间。​

对姜萍而言,无论未来求学之路如何,无论后边比赛成绩如何,能在求知中感受科学之美,已是足够幸福的事。真诚期待,比赛只是开端,姜萍和更多的“姜萍们”,能够保持专注与热爱,学会求解学问的难题,也学会求解人生的难题,把答案交给时间,追随内心,勇敢前行。

【来源:人民日报】

查看原图 32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