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薄暮望的薄读bao还是bo啊】唐代诗人王绩的《野望》中有名句“东皋薄暮望”,其中“薄”字的读音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应读作“báo”,也有人主张读作“bó”。本文将从字义、古音、现代汉语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读者厘清“薄”字在诗句中的正确读音。
一、字义分析
“薄”是一个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读音和意义:
读音 | 拼音 | 含义 | 示例 |
báo | bá o | 薄弱、不厚 | 薄饼、薄荷 |
bó | bó | 稀少、轻微 | 薄雾、薄情 |
在“东皋薄暮望”中,“薄”表示“接近、将近”的意思,如“薄暮”即“傍晚时分”。这种用法更倾向于“bó”。
二、古音与诗词格律
在古汉语中,“薄”在表示时间或程度时,常读作“bó”。例如:
- “薄暮”:傍晚时分(读bó)
- “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读bó)
在诗歌创作中,为了押韵和节奏的需要,古人往往选择与声调相匹配的发音。因此,“薄暮”作为时间状语,读作“bó”更为合理。
三、现代汉语习惯
现代汉语中,“薄”在表示“接近、将近”时,一般读作“bó”。例如:
- 薄暮时分
- 薄明(天刚亮)
虽然在日常口语中,“薄”有时也会读作“báo”,但在文学作品特别是古典诗词中,仍应遵循古音习惯。
四、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句子 | 东皋薄暮望 |
字义 | 表示“接近、将近” |
古音 | 多读作“bó” |
现代读音 | 常读“bó”,但口语中也有“báo” |
推荐读音 | bó(符合古音及诗词意境) |
五、结论
综合字义、古音、诗词格律及现代汉语习惯来看,“东皋薄暮望”中的“薄”应读作 bó,意为“接近傍晚”。这一读音更符合古诗的语言风格和表达逻辑。